全球實驗魚
  • 最新消息
  • 公司簡介
    • 重要訊息 >
      • 2019年 觀賞魚博覽會
      • 2019年 生技展
      • 2019年 台灣斑馬魚研討會
      • 2018年 台灣斑馬魚研討會
      • 2018年 台灣發育生物學會
      • 2018年 台灣生技月生物科技大展
      • 2016年 台灣觀賞魚博覽會
      • 2016年台灣國際生物科技展
      • 2015台灣斑馬魚研討會
      • 2015年第十屆上海國際休閒水族展覽會
      • 2015年台灣觀賞魚博覽會
      • 2015年兩岸斑馬魚動物模式及藥物篩選研討會
      • 2015年台灣生物科技產學新知研討會
      • 2015年宜蘭綠色博覽會
      • 2014年台灣觀賞魚博覽會
      • 2014年發育生物學研討會
      • 2014 台灣國際生物科技大展
      • 2014 APMBC
      • 2013台灣斑馬魚研討會
      • 2013臺灣國際觀賞魚博覽會
      • 2012臺灣國際觀賞魚博覽會
      • 2012台灣生技月 生物科技大展
      • 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寵物水族用品展覽會
      • 2012德國紐倫堡展覽會
  • 模式實驗魚
    • 斑馬魚Zebrafish
    • 青鱂魚Medaka
    • 實驗魚飼料Feed
  • 水族動物房
    • 設備 >
      • 水族動物房
      • 上部滴流加藥系統
      • 飼養槽系列
      • 產卵配對動物房
    • 設計施工及服務
    • 周邊飼育用品 >
      • 特別介紹 >
        • Non-GLP標準服務
        • 動物模式實驗魚之飼育與管理
      • 豐年蝦孵化設備
      • 水質測試
      • 水質處理
      • 實驗魚飼料系列
      • 顯微注射器
      • 其它用品
      • 電器系列
  • 技術服務
    • 客戶訂製服務
    • 疾病模型
  • 資訊服務
    • Q&A >
      • 斑馬魚
      • 青鱂魚
      • 實驗魚房
  • 聯絡我們
  • 教育材料包
    • 招財魚缸系列
    • 三眼龍
    • 胚胎發育卵
    • 渦蟲
  • Blog

Q&A

1. Q:藍色進水管應如何放置?
    A:每個飼養槽都有單獨的進水管(藍色),建議使用者將進水管之出水口擺放在接近水面處,如此較易觀察水流狀況是否正常,而且使水流沿飼養
       槽的斜面往下沖,也較易達到清洗底部殘渣之功用。留在飼養槽外側較長的進水管,也會使推拉飼養槽上蓋較為方便。
2. Q:為什麼不用傳統玻璃缸做實驗,而用水族動物防做實驗?
    A:在最小單位下可創造出最多實驗重複組合,PC材質的飼養槽,容易操作,可高壓滅菌。
3. Q:一直水循環,整座魚架會不會造成感染?
    A:可各排或各缸關掉水源,只用打氣單獨各缸隔離操作實驗。
4. Q:為什麼要用那麼多過濾材料?
    A:為使生態平衡,使用生物及物理性濾材,一年更換一次,簡單容易。
5. Q:為什麼有那麼小的缸?
    A:1.5公升的養殖槽,可以做最多的比對組。
6. Q:細網是用來做什麼的?
    A:可以飼養剛離開盤子孵化七天的小魚苗。
7. Q:可以直接在水族動物房讓斑馬魚配對嗎?
    A:可以使用產卵配對內盒直接架在3L或10L的養殖槽內。
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.